文章简介
影响化工厂分析室安全管理的因素及解决措施
  

影响化工厂分析室安全管理的因素及解决措施
(中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盐化工总厂 湖北潜江 433121
关键词:影响;化工厂分析室;安全管理;因素;措施
摘 要:影响影响化工厂分析室安全管理的因素包括人、机、物、法、环等五个因素。通过加强对分析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和整理水电及消防器材和通风设备等措施,可以保证化工厂分析人员能安全进行工作。
The factors of influencing safe management of chemical plant
laboratory and some ways of solving them
Yi Wenping
(Salt Chemical Industry General Plant, Jianghan oil Field Branch Co.,SINOPEC, QiangJing 433121,China)
Key wordsinfluence;chemical plant laboratory;safe management;factor;way
AbstractFive factors of influencing the accuracy of bleaching powder degree of whiteness were first discussed .They include operator 、machine、material、method、environment and so on. By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o analysts、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rearranging and standardizing water and electricity and fire-fighting equipment and ventilation machine,we can assure that operators of chemical plant laboratory can work safely.
化工厂分析室是化工厂的眼睛,担负着指导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伴随着化工厂分析室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分析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引起了较大程度地关注。由于分析人员在分析过程中经常使用各种易燃易爆、有毒、腐蚀试剂、玻璃器皿及各种电器设备,若不谨慎认真操作就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轻则伤害到分析员自己,重则使分析室发生火灾,从而严重影响化工厂的正常生产。因此加强化工厂分析室的安全管理,不仅可保证分析员和分析室的安全,也可保证化工厂生产的顺利进行。
1.影响化工厂分析室安全管理的因素
1.1分析员因素
在影响化工厂分析室安全的五个因素中,人是首要因素,有较多的分析室安全事故是由分析员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如某厂分析员在配稀硫酸时,不按操作规程,直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使得酸液飞溅,伤到该分析员,腐蚀了周围的分析设备及地面瓷砖和墙壁。还有某厂分析员在做完样后,忘记关掉电源就离开了分析室。由于该分析员离开分析室的时间较长,致使某分析设备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
1.2仪器设备因素
化工分析中用到的各种仪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引起着火燃烧、剧烈爆炸等安全事故。如某厂分析员在使用离心机对试样进行离心操作时,因离心管帽松动,造成在离心过程中离心管抽扁、破裂和试样液外溢,使得转子不平衡而发生轴弯曲或断轴事故。
1.3试剂因素
化工分析中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的化学试剂。对这些试剂使用、存储不当就容易引起着火、爆炸和中毒等安全事故。如将受日光照射能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分解、化合或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没有采取避光措施来储存,就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1.4方法因素
化工分析过程中,分析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若违反操作规程或者操作不当,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如某厂分析员在将色谱仪通入载气氢气前,没有对色谱柱箱内所有连接处进行试漏。而恰巧某维修工将色谱仪内一色谱柱卸走,未按要求对色谱仪的载气进出口进行封堵,又因其在该分析员开机之前调离本岗位,且未对色谱仪的情况进行严格交接,致使该分析员在开机时免去试漏这一操作程序,在通入氢气时,有大量氢气泄漏到色谱柱箱内,与柱箱内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当该分析员开启箱内加热丝开关2min后,因加热丝已加热烧成红色,达到了氢气与空气混合气体爆炸极限的温度,从而产生明火引起爆炸。
1.5环境因素
化工分析过程中的分析环境、水、电、气等环境因素发生异常变化时,容易影响到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引发安全事故。夏季电闪雷鸣时,一旦分析室的避雷设施遭到狂风暴雨及其它因素的损坏,雷电所产生的电流会沿着仪器设备上的电源电线进入仪器设备内部,瞬间击坏内部器件,造成整个仪器设备瘫痪,甚至触及到人身安全。
2.解决措施
2.1加强对分析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2.1.1加强对分析人员分析技能的培训
对初次从事分析工作的分析人员,应对他们加强各种分析仪器及器皿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学习,使他们自觉认真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不发生安全事故;对操作熟练的分析人员也应时常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的形式,使他们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不随意操作,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1.2加强对分析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
通过电教片、专题讲座、日常安全会等形式,加强对分析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使他们掌握必要的分析安全基本知识、分析安全操作技能、分析安全防护技能,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1.3严格要求分析人员养成优良的职业操作习惯
分析人员优良的职业操作习惯,是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化工分析安全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具体要求分析人员要养成以下四种职业操作习惯。
2.1.3.1在做样前,穿好工作服和劳保鞋、戴好口罩或防毒面具及护目镜和防护手套等必备的防护用品。
2.1.3.2对在做样过程中有腐蚀性气体或有毒气体生成的操作,在通风橱内进行;配制稀硫酸或稀盐酸时,将浓硫酸或浓盐酸缓缓倒入水中;开启仪器设备前,认真检查仪器设备的状况。
2.1.3.3不用湿手开启仪器设备;对连续运行的仪器设备,时刻盯着。
2.1.3.4不在分析室内吸烟;不将食物带进有毒物品的分析室;做完样后马上洗手,及时清洗器皿,做好记录;离开分析室前切断电源、气源、火源,关好水龙头和门窗。
2.2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2.2.1建立化学物品使用申请、登记制度以及安全检查制度
建立分析室物品使用申请制度,在使用物品前分析室提出申请,以确保在分析过程中,分析室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人,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建立分析室物品使用登记制度,对分析室使用物品的过程进行详细登记,以便一旦发生事故,有据可查,同时要加强分析人员的责任心,尽量不出现事故。
平时要经常检查分析室易燃、易爆、剧毒品的使用和存放情况、水、电、排风扇、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三废”处理的情况,在检查的基础上深入检查分析室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以便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2.2建立化学试剂及药品和气瓶分类存放的制度
为避免因试剂及药品和气瓶存放不合理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要求分析室人员做到以下八点。
2.2.2.1遇火、遇热、遇潮能引起燃烧、爆炸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不得在露天或在潮湿、积水的建筑物中储存。
2.2.2.2受日光照射能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分解、化合或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要储存在一级建筑物中,其包装应采取避光措施。
2.2.2.3压缩气体钢瓶和液化气体钢瓶要与爆炸物品、氧化剂、易燃物品、自燃物品、腐蚀性物品隔离储存。易燃气体不得与助燃气体、剧毒气体同储;氧气瓶不得和油脂混合储存。
2.2.2.4易燃液体、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不得与氧化剂混合储存,具有还原性的氧化剂应单独存放。
2.2.2.5有毒物品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场所,不要露天存放,不要接近酸类物质。
2.2.2.6有机过氧化物等易爆物品,要保存在专门贮藏室内,不能贮于易燃液体贮藏室内。贮室内通风应好,并有必要的防护设施。容器内的储量应有控制,不得大于一定的限值,以减小事故危害。
2.2.2.7腐蚀性物品,包装必须严密,不允许泄漏,严禁与液化气体和其它物品共存。
2.2.2.8平时应认真检查所有盛装试剂和药品的瓶子上是否贴有书写清晰的标签,若没有标签则补上标签;若标签模糊不清则换上新的标签,并在标签上标明试剂及药品名称。特别要保证危险品上应有醒目的警示标志。
2.2.3建立危险试剂及药品的保管和使用的制度
为避免因危险试剂及药品保管和使用不当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要求分析室人员做到以下七点:
2.2.3.1建立危险试剂及药品的签字领取、退回制度,做到谁领取谁签字、谁退回谁签字,以免因管理不善引发安全事故。
2.2.3.2在分析前后,对分析员所用的危险试剂及药品的名称、数量进行认真登记、仔细检实,杜绝分析员将危险试剂及药品带出分析室,造成安全事故。
2.2.3.3剧毒危险试剂及药品要存放在专门的毒品柜中,双人、双锁保管。领用时,要实行专人审批、限量发放、双人登记签字的制度。称量或使用时要带橡皮手套,并在有防护的通风橱内进行,使用后的空器皿和



订阅方式:
①在线订阅(推荐):www.sdchem.net.cn
②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4-109

投稿方式:
①在线投稿(推荐):www.sdchem.net.cn
  作者只需要简单注册获得用户名和密码后,就可随时进行投稿、查稿,全程跟踪稿件的发表过程,使您的论文发表更加方便、快捷、透明、高效。
②邮箱投稿:sdhgtg@163.com sdhg@sdchem.net
  若“在线投稿”不成功,可使用邮箱投稿,投稿邮件主题:第一作者名字/稿件题目。
投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①文前应有中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
  ②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或出生地、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③论文末应附“参考文献”,执行国标GB/T7714-2005标准,“参考文献”序号应与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相符;
  ④注明作者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E-mail、详细的通讯地址、邮编,以便联系并邮寄杂志。
    
联系电话:0531-86399196     传真:0531-86399186
欢迎投稿   答复快捷   发表迅速
                                                                                  山东化工稿件修改细则
传真:0531-86399780  QQ:1462476675  微信号:sdhg-bjb
采编部电话:0531-86399196  Email: sdhg@sdchem.net  sdhgtg@163.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654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