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化学化工类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些探索
*吕兰兰,刘建全*
(江苏师范大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221116)
摘要:高校实验室是实践和科研的重要场所,特别对于化学学科而言,大部分实验和实践活动都要在实验室中完成,化学化工类实验室的安全成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从四方面阐述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些探索,以期提高化学化工类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实验室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安全管理;化学实验室;实验室安全
中图法分类号:G647
Some explorations
on the safety manament of chem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in
universities
Lv Lanlan, Liu Jianquan*
(School of Chemistry & Materials Science,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China)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laboratory i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especially for the chemistry subject. Most of the experments and
practical activities must be completed in the laboratory, and the safety of the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have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work
in the safety management. This paper expounds some explorations in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from four aspec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afety management
level of chem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and ensure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laboratory.
Key words: safety management; chemistry laboratory; laboratory safety
0 引言
冯瑞院士说过,“实验室是现代大学的心脏”,由此可见实验室对于高校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数量的扩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设立、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设立、“挑战杯”等比赛的开展,实验室中的人员日益增多。伴随着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也与日俱增,但是大多数高校比较重视科研成果的产出,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甚至危及生命安全,这些沉重的教训告诉我们,“心脏”的安全与否对于整个学校的正常运行是至关重要的[1]。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的重要手段。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总结来看,大部分是由于不规范操作和对安全隐患的不正确处理造成的,所以增强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实验安全知识和技能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2-5]。特别对于化学化工类实验室来说,实验室是开展实践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整个学习阶段都离不开实验室,实验中常常会使用有毒、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等各类危险化学品,使用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使用水电,所以化学化工类实验室是安全事故高发场所[6-7],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1 实验室安全工作现状
1.1安全教育工作有待加强
近些年,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不少经济损失,甚至危及师生的生命安全,不少事故在萌芽阶段时,实验室人员如果可以正确处置,可以将事故扼杀在摇篮里,但是每次危害较大的事故报道出来的时候,我们发现,在事故初发时,实验室人员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措施,这就说明不少实验室中学生虽然天天在实验室工作,但是缺乏实验室安全知识和技能,面对突发事故时,不能做出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当实验室存在安全隐患或者有突发情况时,正确的运用已掌握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对安全知识和技能一知半解或者闻所未闻,在事故发生时,很有可能将小事故变成大事故,小隐患酿成大灾难。如何能将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到位,而不是流于形式,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不断探索的。
1.2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不少高校过去一直都是重视研究产出,以致很多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经常出现“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8],即使学校管理部门非常重视实验室安全工作,但是相关工作通知和要求到了实验室层面,甚至出现实验人员置之不理或闻所未闻的现象,很多规定和要求推行普及困难,如何层层压实责任,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3师生安全意识不强
学校、二级学院不断强调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总有个别导师和学生并不放在心上,总觉得安全事故很遥远,没有发生在自己身边时,总是存有侥幸心理,反而对学校和二级学院各种方式进行的安全督导检查工作,颇有微词,特别是安全隐患重大的实验室被强制关停整顿时,个别导师反应强烈,认为关停实验室影响科研实验进度。导师作为实验室的直接负责人,如果连导师都对学校和学院强调的实验室安全规定置若罔闻,那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不少学生也普遍认为实验室安全是学校、学院和导师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总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导师和学生是实验室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不少导师和学生的行为,说明他们没有安全实验的意识,如果他们只存有被动的“要我安全”的思想,将不利于保障实验室安全运行,只有将其转换成“我要安全”的意识,以主人翁的身份重视实验室安全工作,才能更好的保障实验室安全运转。
1.4缺少专门的实验室管理队伍
查阅不少实验室安全管理文献,笔者发现大部分高校设置有实验室管理这类行政部门,管理学校各级各类实验室的安全运行,二级学院一般设有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一般由学院主要领导和部分教师代表兼任,但鲜少有文献提到高校二级学院设有专门的安全员岗位,全职负责学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9-11]。化学化工类实验室,涉及有毒、易燃、易爆、腐蚀性等各类危险化学品,使用水电、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有些二级学院也设有一些兼职安全员,一般由实验中心主任、行政主任或者实验员等兼任,但是他们本身有自己的工作职责,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所以学校和二级学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都需要专门、专业的队伍。
2 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些工作和探索
2.1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的建设
作为化学化工类实验室,普遍使用水、电,使用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等各类危险化学品,使用压力容器等各种特种设备,并且既有研究生,又有本科生,不断进出实验室,人流量大、范围广,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要求很高。之前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笔者发现部分师生的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安全处置技能。
为了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技能,首先,应做好分级分层的安全培训工作。笔者所在学院会进行校级、院级、实验室级三级安全培训,形成“学校-学院-实验室”三级联动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并且每一级的教育培训内容都有所不同。现在新教师和新生入学时,都会先进行校级实验室安全培训,其次是院级实验室安全培训,最后进入实验室前,每间实验室会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再进行相关的安全技能培训。入学或者入职培训,是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的第一步,专业人员的培训过程中,能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案例中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起因和严重后果,为我们敲响警钟,并在培训中了解相关的应急预案和相应的处置措施。
培训结束后,会设置严格的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化学化工类实验室的安全准入考试是实验室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直接会影响后续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甚至会影响到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方面,笔者所在学院同样设置了三级准入考试,包括校级准入考试、院级准入考试和实验室级准入考试,针对三个不同级别的准入考试,分别建设了不同的试题库,试题库中题型多样,包括单选、多选、填空、问答题等,学生参加考试时,考试系统会按照试卷设置要求自动抽取试题库中的题目,满分100分,考试成绩至少达到90分,本次考试才算及格。三级准入考试可以有针对性的让不同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自己的实验工作环境,熟悉实验室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为顺利开展实验打下基础。安全准入考试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发展的必要产物,也是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同时学校还专门设有实验室安全的必修课程,将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是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技能最直接有效的形式。课程的设置可以系统完善的为学生建立实验室安全的知识储备,必修课程的考核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倘若安全教育课程再增加一些实践内容,如突发情况的临场处置等,可能最终效果会更好,会让学生在今后实验开展过程中有更多的安全保障。
2.2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能有效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实验室的安全运行,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上,学校和学院吸取不同兄弟院校的经验,经过调研,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和体系。近些年,笔者所在学校陆续出台和修订了相关文件。《江苏师范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准入制度》、《江苏师范大学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办法》、《江苏师范大学实验室技术安全量化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江苏师范大学实验室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江苏师范大学实验室技术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试行)》、《江苏师范大学实验项目安全风险评估实施细则(试行)》、《江苏师范大学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江苏师范大学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办法》、《江苏师范大学实验室技术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一系列文件的制订,对于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起到了促进作用,健全的风险评估、分级分类、安全准入、应急预案、奖惩和责任追究等制度,让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安全员在工作时可以做到有章可循。
同时,学院根据自身特点,创建了四级递进式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学院安全管理员—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实验室人员”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也制定了实验室管理相关的一系列文件,包括《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实验室安全工作职责》、《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有了这些文件,有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运行方面就可以做到有据可依。
不同实验室有不同实验室的特点,也存在不同的安全隐患,平时要以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和专项检查为抓手,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和学校学院相关文件,逐一排除隐患,进行整改,形成报告,完成闭环,实现实验室安全、稳定、有序的运行,保障实验室中所有人员的人身安全。
2.3落实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
在当前的生产、生活和工作中,大部分的安全事故都与人为的操作失误或视而不见的安全隐患有关,所以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离不开安全文化的建设,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能慢慢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有助于培养具有安全素养的人才。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化学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12]。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由原来单一的线下宣传方式,慢慢转变为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不断积累、浸润,让更多师生可以看到、听到,从而转变为主动去关注。现在线上宣传方式比较便捷,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安全动画视频、安全新闻、安全案例等,也可以做一些互动讨论,提高参与度;线下方式也很多,例如安全文化宣传月、专项整改活动、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手册、应急演练等方式,不断进行实验室安全的宣传活动。同时,利用学院走廊和墙面等空白处,挂上安全常识、应急预案等相关展板,平时出入时,方便师生看到,潜移默化地宣传实验室安全知识,创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传效果更好,范围更广。另外我们也可以借助学生志愿者们的力量,这样也能更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增加安全文化宣传的效果[13]。
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任重道远,需要不断坚持,不断积累,不断沉淀,不断创新。整个文化建设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也是浸润渐进的过程。通过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可以让实验人员养成主动进行安全规范操作的好习惯,培养更多具有安全素养的人才。
2.4重视安全员队伍建设
据统计,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多以化学实验室火灾、爆炸事故居多[14],所以实验室监督是非常必要的,安全督查是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力抓手,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是不可缺少的。学校层面,设有专门的督导组,会进行监督和检查,检查结果及时公布,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工作形成闭环。学院层面,要根据实际设立安全员岗位,笔者所在学院设有专职安全员和兼职安全员,其日常工作主要是进入实验室进行安全巡查,了解每个实验室的特点,排除日常隐患,督促实验室负责人做好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帮助实验室学生改掉不良的实验操作习惯,并完成院级实验室安全培训和准入考试。特别是专职安全员岗位的设立,不仅扩充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队伍,而且促进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正规化,更好的为实验室安全稳定保驾护航。在实验室层面,也需要设立安全员,目前实验室的安全员多是由实验室研究生兼任,他们是实验室中最前线的人员,在实验室中的时间最长,他们对实验室的环境也最熟悉,从研究生中挑选实验室安全员,要择优选拔,从中挑选富有责任心和细致认真的学生,才能带动整个实验室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进而促进实验室的安全稳定。实验室安全员要管理的事情很多,如试剂耗材等易燃品的放置、危化品的使用、管制类化学品的保管、实验室危废品的处置、实验室的水电安全等,以及纠正实验室成员的不正确操作等,但同时他们作为学生也有学业和科研压力,所以实验室安全员岗位的设立要实验室负责人灵活处理,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增设实验室安全员,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灵活分工,从而保障实验室稳定发展。
3 结语
实验室安全对于学校安全乃至社会稳定都有重要意义。保障化学化工类实验室安全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平安校园的重要环节,必须时刻提高警惕,严抓不懈。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要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多维度、多方位的明确安全管理体系与制度,深化安全教育,强化安全责任意识,消除安全隐患。目前,我们的工作还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人员来说,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理念,为师生创建安全、稳定、有序的实验环境,推进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余芳,杨芮,余欢,等.高校化学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浅析[J].山东化工,2022,51( 24) : 184-186.
[2]沈一岚,徐迎寿,马静. 高等院校二级学院提高安全管理能力的实践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2021,39(3): 33-36.
[3]彭华松,谢亚萍,刘闯,等. 基于安全文化建设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9): 335-338,342.
[4]王玉龙,刘莉,郭敏. 基于文化建设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9): 262-265.
[5]李志红. 100起实验室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4): 210-213.
[6]王羽,张贺. GHS在高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实验室安全与探索. 2020,39(4):289-292.
[7]何志芳. 高校化学类实验室安全隐患分析及应对措施[J].化工管理,2023,10:
91-94.
[8]赵颖,傅传文,张文强,等. 新形势下材料类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4,43(5):
256-262.
[9]冯建跃. 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建设与发展报告[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9.
[10]倪佳丽. 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现状及展望[J]. 化工管理,2024(4): 118-120.
[11]李玉荣. 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22(3):23-26.
[12]张丹,高强,孙昌,等.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建设[J]. 轻工科技. 2019,35(3):129-130,139.
[13]孟兆磊. 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建设研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 (425):63.
[14]李轩复. 基于海恩法则建设实验室安全员队伍[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35(11):254-256, 271.
订阅方式:
①在线订阅(推荐):www.sdchem.net.cn
②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4-109
投稿方式:
①在线投稿(推荐):www.sdchem.net.cn
作者只需要简单注册获得用户名和密码后,就可随时进行投稿、查稿,全程跟踪稿件的发表过程,使您的论文发表更加方便、快捷、透明、高效。
②邮箱投稿:sdhgtg@163.com sdhg@sdchem.net
若“在线投稿”不成功,可使用邮箱投稿,投稿邮件主题:第一作者名字/稿件题目。
投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①文前应有中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
②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或出生地、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③论文末应附“参考文献”,执行国标GB/T7714-2005标准,“参考文献”序号应与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相符;
④注明作者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E-mail、详细的通讯地址、邮编,以便联系并邮寄杂志。
欢迎投稿 答复快捷 发表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