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简介
立体生态系统对济南市某河流污染物降解中试试验研究——周光璟 (2)
河流氨氮污染情况日益增加,大水量污水采用植物去除水体中氨氮是较为常用的方法,但传统人工湿地等生态方法存在较多问题,因此本文通过构建中试试验验证结果表明①系统空间集约:结合多级人工生态技术与立体水培技术,构建立体式人工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利用垂向空间,增加系统空间与水力停留时间,较传统生态湿地减少占地面积75%以上,以小面积发挥高效污染物削减能力。②系统脱氮效率高:利用在生态植物培养过程中引入植物根区微生物培养驯化技术,提高立体生态系统的脱氮能力,氨氮降解率最高可达到96%,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水质。③实现北方冬季低温稳定运行:在立体生态系统外部加盖光伏玻璃温室,保证秋冬两季生态系统的运行温度,保障系统在冬季夜间也能维持较高水温,促进微生物脱氮以及植物生长。④生态经济价值:温室上设置太阳能光伏系统,利用太阳能光伏技术为生态系统提供电力,系统处理后的出水用于系统内花卉植物用水,通过花卉出售收益补偿系统运行中的人工费、设备维护等费用,日常运行吨水成本<0.2元/吨,不需要额外的后期投入,达到生态系统的“绿色高效、低碳循环、智能生态”的长效运营机制,保证处理系统持续稳定运营,生态经济价值高。
订阅方式:
①在线订阅(推荐):www.sdchem.net.cn
②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4-109
投稿方式:
①在线投稿(推荐):www.sdchem.net.cn
作者只需要简单注册获得用户名和密码后,就可随时进行投稿、查稿,全程跟踪稿件的发表过程,使您的论文发表更加方便、快捷、透明、高效。
②邮箱投稿:sdhgtg@163.com sdhg@sdchem.net
若“在线投稿”不成功,可使用邮箱投稿,投稿邮件主题:第一作者名字/稿件题目。
投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①文前应有中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
②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或出生地、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③论文末应附“参考文献”,执行国标GB/T7714-2005标准,“参考文献”序号应与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相符;
④注明作者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E-mail、详细的通讯地址、邮编,以便联系并邮寄杂志。
联系电话:0531-86399196 传真:0531-86399186
欢迎投稿 答复快捷 发表迅速
山东化工稿件修改细则 欢迎投稿 答复快捷 发表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