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
医院制剂扶正芪参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docx
  

医院制剂“扶正芪参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周小波 黄华进 杨孝斌

(遵义市中医院,贵州遵义,563000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医院制剂“扶正芪参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依据《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及《贵州省医疗机构制剂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药、民族药)(试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薄层鉴别技术,对该制剂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制定了“扶正芪参颗粒”的生产工艺及其质量标准。结论:通过对该制剂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全面研究,提升了“扶正芪参颗粒”的品质和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为其作为医院制剂的申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扶正芪参颗粒;高效液相色谱;薄层鉴别;质量标准;研究

基金项目:贵州省中医药、民族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QZYY-2023-082

作者简介:周小波(1980—),男,贵州遵义人,副主任中药师,主要从事中药质量标准研究。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Hospital Preparation "Fuzheng Qishen Granules"

Zhou Xiaobo Huang Huajin Yang Xiaobin

(Zuny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unyi 563000, 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standard for the hospital preparation "Fuzheng Qishen Granule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the Registration of Hospital Preparations (Trial)" and the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Research of Hospital Preparations in Guizhou Provinc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Ethnic Medicine) (Trial)",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conduct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es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preparation. Result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quality standards for "Fuzheng Qishen Granules" wer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Conclusion: Through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 of this preparation, the qualit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safety of "Fuzheng Qishen Granule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rovid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its application as a hospital preparation.
Keywords: Fuzheng Qishen Granules;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Quality standard; Research

中药院内制剂的历史源远流长,历代中医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临床应诊时,常常运用丸、散、汤、膏等剂型。目前,由于科研环境不足、制剂产品定价能力弱、审批标准高,数量减少、利润空间小等因素,导致院内中药制剂的生产条件普遍落后,缺乏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近年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也为院内中药制剂向新药转化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1-7]

本文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及薄层鉴别提升院内制剂“扶正芪参颗粒”的质量标准。“扶正芪参颗粒”原处方主要功效为补血益气,消癥散结,用于肿瘤余毒未清所致的身软乏力、全身酸痛、恶心、纳差、心烦、饮食睡眠不调。临床实践证明该处方在临床使用中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是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中药制剂,由于缺乏一个全面、完善的工艺和质量标准,且原方未进行系统的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研究及没有明确的生产工艺参数和产品质量控制指标,难以保障医院协定处方的质量和临床疗效。因此,本项目将按照《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及《贵州省医疗机构制剂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药、民族药)(试行)等要求[8-12],选择处方中23药味个定性鉴别;以君药或臣药的有效成分或者标示性成分为指标,建立含量测定指标,选择处方中12味药做含量测定,从而对该制剂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系统的研究,保障制剂生产的质量可控,临床疗效的稳定、可靠。

方法1.薄层鉴别

1.1实验器材

1.1.1实验仪器

仪器

型号

厂家

超声波清洗机

MH-040S

东安美弘金属加工厂

电子天平

BSM-2204

上海卓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紫外透射反射仪

WFH-201B

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

1.1.2实验材料

扶正芪参颗粒(批号:202306192023062220230625)所需材料如下

材料

批号

厂家

当归对照药材

120927-202118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川芎对照药材

120918-201813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黄芪(蒙古黄芪)对照药材

120974-201813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浙贝母对照药材

120972-201906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贝母素乙

110751-201712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硅胶G薄层板

20210908

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

硅胶GF254薄层板

20210808

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

试剂(重庆万盛川东化工有限公司

碳酸氢钠、盐酸、乙醚、甲醇、二氯甲烷、乙醇、丙酮、氢氧化钠、无水硫酸钠、氨水、乙酸乙酯、三氯甲烷、次硝酸铋、冰醋酸、碘化钾、怡宝纯化水

1.2处方中黄芪的薄层鉴别方法学验证

1.2.1专属性

扶正芪参颗粒供试品、缺黄芪阴性对照、黄芪(蒙古黄芪)对照药材,按照正文所述方法制备阴性供试品溶液、阴性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分别取上述三种溶液点样于同一硅胶G预制板上,进行展开,置经氨蒸气熏蒸后,将样品置于波长为365nm的紫外光灯下观察。在供试品色谱中,于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对应的位置,可见到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而且斑点分离良好,无阴性样品干扰的现象。(见图1

1.2.2 耐用性

1) 薄层板:按正文所述色谱条件,取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分别点于硅胶G预制板和硅胶G自制板,展开、检视,结果斑点分离好,阴性无干扰。(见图1、图2

2) 温度:按正文所述色谱条件,取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分别点于硅胶G预制板,于低温3℃和高温39℃下展开、检视,结果斑点分离好,阴性无干扰。(见图3、图4

3) 湿度:按正文所述色谱条件,取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分别点于硅胶G预制板,于高湿70%和低湿32%下展开、检视,结果斑点分离好,阴性无干扰。(见图5、图6

黄芪-03

载体:硅胶G预制板

展开剂:三氯甲烷-甲醇(10:1

显色:置氨蒸气中熏蒸510分钟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温度:20.0℃;湿度:55%

1.阴性

2.样品20230619

3.样品20230622

4.样品20230625

5.黄芪(蒙古黄芪)对照药材

1:黄芪鉴别(专属性、耐用性)

黄芪-04

载体:硅胶G自制板

展开剂:三氯甲烷-甲醇(10:1

显色:置氨蒸气中熏蒸510分钟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温度:20.0℃;湿度:55%

1.阴性

2.样品20230619

3.样品20230622

4.样品20230625

5.黄芪(蒙古黄芪)对照药材

2:黄芪鉴别(耐用性)

黄芪-05

载体:硅胶G

展开剂:三氯甲烷-甲醇(10:1

显色:置氨蒸气中熏蒸510分钟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温度:3℃;湿度:65%

1.阴性

2.样品20230619

3.样品20230622

4.样品20230625

5.黄芪(蒙古黄芪)对照药材

3:黄芪鉴别(低温)

黄芪-06

载体:硅胶G

展开剂:三氯甲烷-甲醇(10:1

显色:置氨蒸气中熏蒸510分钟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温度:39℃;湿度:55%

1.阴性

2.样品20230619

3.样品20230622

4.样品20230625

5.黄芪(蒙古黄芪)对照药材

4:黄芪鉴别(高温)

黄芪-07

载体:硅胶G

展开剂:三氯甲烷-甲醇(10:1

显色:置氨蒸气中熏蒸510分钟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温度:20℃;湿度:75%

1.阴性

2.样品20230619

3.样品20230622

4.样品20230625

5.黄芪(蒙古黄芪)对照药材

5:黄芪鉴别(高湿)

黄芪-08

载体:硅胶G

展开剂:三氯甲烷-甲醇(10:1

显色:置氨蒸气中熏蒸510分钟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温度:20℃;湿度:32%

1.阴性

2.样品20230619

3.样品20230622

4.样品20230625

5.黄芪(蒙古黄芪)对照药材

6:黄芪鉴别(低湿)

1.3处方中当归、川芎的薄层鉴别方法学验证

1.3.1专属性

取扶正芪参颗粒供试品、缺当归、川芎阴性对照、当归对照药材、川芎对照药材,按照正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当归对照药材及川芎对照药材,分别取供试品溶液、阴性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点样展开。将展开后的色谱置于254nm波长的紫外光灯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出现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且斑点分离良好,无阴性对照干扰的现象。(见图7

1.3.2耐用性

1)薄层板:按正文所述色谱条件,取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分别点于硅胶预制板GF254及硅胶自制板GF254,展开检视,结果得出斑点分离好,无阴性干扰。(见图7、图8

2) 温度:按正文所述色谱条件,取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分别点于硅胶GF254预制板,于低温3℃和高温39℃下展开、检视,结果斑点分离好,阴性无干扰。(见图9、图10

3) 湿度:按正文所述色谱条件,取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分别点于硅胶GF254预制板,于高湿70%和低湿32%下展开、检视,结果斑点分离好,阴性无干扰。(见图11、图12

预制板_副本

载体:硅胶GF254

展开剂:二氯甲烷-乙醇-丙酮(35:3:1)

显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

温度:21.0℃;湿度:54%

1.阴性

2.样品20230619

3.样品20230622

4.样品20230625

5.当归对照药材

6.川芎对照药材

7:当归、川芎鉴别(专属性、耐用性)

自制板_副本

载体:硅胶GF254板(自制)

展开剂:二氯甲烷-乙醇-丙酮(35:3:1)

显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

温度:20.0℃;湿度:54%

1.阴性

2.样品20230619

3.样品20230622

4.样品20230625

5.当归对照药材

6.川芎对照药材

8:当归、川芎鉴别(耐用性)

当归、川芎-05

载体:硅胶GF254预制板

展开剂:二氯甲烷-乙醇-丙酮(35:3:1)

显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

温度:3℃;湿度:65%

1.阴性

2.样品20230619

3.样品20230622

4.样品20230625

5.当归对照药材

6.川芎对照药材

9:当归、川芎鉴别(低温)

高温_副本

载体:硅胶GF254预制板

展开剂:二氯甲烷-乙醇-丙酮(35:3:1)

显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

温度:39℃;湿度:55%

1.阴性

2.样品20230619

3.样品20230622

4.样品20230625

5.当归对照药材

6.川芎对照药材

10:当归、川芎鉴别(高温)

高湿_副本

载体:硅胶GF254预制板

展开剂:二氯甲烷-乙醇-丙酮(35:3:1)

显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

温度:20℃;湿度:75%

1.阴性

2.样品20230619

3.样品20230622

4.样品20230625

5.当归对照药材

6.川芎对照药材

11:当归、川芎鉴别(高湿)

低湿_副本

载体:硅胶GF254预制板

展开剂:二氯甲烷-乙醇-丙酮(35:3:1)

显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

温度:20℃;湿度:32%

1.阴性

2.样品20230619

3.样品20230622

4.样品20230625

5.当归对照药材

6.川芎对照药材

12:当归、川芎鉴别(低湿)

1.4处方中浙贝母的薄层鉴别方法学验证

1.4.1专属性

扶正芪参颗粒供试品、缺浙贝母阴性对照、浙贝母对照药材、贝母素乙对照品,按照正文所述方法,制备四种溶液,分别是供试品溶液、阴性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及对照品溶液,依次取上述溶液点样于同一硅胶G预制板上展开,随后喷洒稀碘化铋钾试液并观察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对应的位置上,可见相同颜色的斑点,且斑点分离良好,无阴性对照干扰现象。(见图13

1.4.2 耐用性

1)薄层板:按照正文所述的色谱条件,分别取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于硅胶G预制板及自制板上,展开并进行检视。发现结果显示斑点分离良好,且无阴性对照干扰现象。(见图13、图14

2)温度:按正文所述色谱条件,取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分别点于预制板上,于高温39℃及低温3℃下展开、检视,得出斑点分离好,且无阴性干扰。(见图15、图16

3)湿度:按正文所述色谱条件,取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分别点于预制板,于低湿32%及高湿70%下展开、检视,结果斑点分离好且无阴性干扰。(见图17、图18

预制板

载体:硅胶G预制板

展开剂: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50:0.5:1

显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

温度:20.0℃;湿度:55%

1.阴性

2.样品20230619

3.样品20230622

4.样品20230625

5.浙贝母对照药材

6.贝母素乙对照品

13:浙贝母鉴别(专属性、耐用性)

手铺板

载体:硅胶G自制板

展开剂: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50:0.5:1

显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

温度:20.0℃;湿度:55%

1.阴性

2.样品20230619

3.样品20230622

4.样品20230625

5.浙贝母对照药材

6.贝母素乙对照品

14:浙贝母鉴别(耐用性)

低温

载体:硅胶G

展开剂: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50:0.5:1

显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

温度:3℃;湿度:65%

1.阴性

2.样品20230619

3.样品20230622

4.样品20230625

5.浙贝母对照药材

6.贝母素乙对照品

15:浙贝母鉴别(低温)

高温

载体:硅胶G

展开剂: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50:0.5:1

显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

温度:39℃;湿度:55%

1.阴性

2.样品20230619

3.样品20230622

4.样品20230625

5.浙贝母对照药材

6.贝母素乙对照品

16:浙贝母鉴别(高温)

高湿

载体:硅胶G

展开剂: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50:0.5:1

显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

温度:20℃;湿度:75%

1.阴性

2.样品20230619

3.样品20230622

4.样品20230625

5.浙贝母对照药材

6.贝母素乙对照品

17:浙贝母鉴别(高湿)

低湿

载体:硅胶G

展开剂: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50:0.5:1

显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

温度:20℃;湿度:32%

1.阴性

2.样品20230619

3.样品20230622

4.样品20230625

5.浙贝母对照药材

6.贝母素乙对照品

18:浙贝母鉴别(低湿)

方法2.含量测定

2.1实验器材

2.1.1实验仪器

仪器

型号

厂家

高效液相色谱仪

Shimadzu Libror AEL 40SM

常州普天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数显恒温水浴锅

HH-4

常州普天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超声波清洗机

MH-040S

东安美弘金属加工厂

电子天平

BSM-220.4

上海卓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

AB-135-S

上海卓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1.2实验材料

扶正芪参颗粒(批号:202306192023062220230625);连翘苷对照品(批号:110821-202117)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试剂:乙腈(色谱纯,美国天地);水(怡宝纯化水);甲醇(分析纯,重庆万盛川东化工有限公司);磷酸(分析纯,重庆万盛川东化工有限公司)。

2.2测定方法

2.2.1色谱条件的选

1)色谱柱: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连翘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进行考察,柱温设定为30℃。结果显示,使用该色谱柱分离效果良好。

2)流动相:经过实验摸索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采用①乙腈-0.1%磷酸溶液(2278)为流动相及②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结果显示:流动相能够实现待测成分连翘苷与其他杂质的较好分离且峰形良好。

3)检测波长: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连翘药材中连翘苷含量测定项,选择连翘苷的检测波长为277nm

4)理论塔板数:根据不同品牌色谱柱测定结果及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连翘药材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项,理论塔板数按连翘苷峰计算不低于3000

2.2.2对照品的制备

精密称定适量连翘苷对照品,加甲醇配制成每1ml0.1mg的溶液,即得(对照品浓度:0.1019226mg/ml)。

2.2.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装量差异项下本品细粉约4g,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记录重量,加热回流30分钟后冷却,再次称重,以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后滤过,收集续滤液,即得。

1)提取方法的选择

精密称定两份本品(批号:20230619)约4g,各置具塞锥形瓶中,分别精密加入甲醇25ml,记录重量;其中一份以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5kHz30分钟,另一份则加热回流30分钟;冷却后再次称重,以甲醇补足各自减失的重量,摇匀后滤过,收集续滤液,即得。

分别精密吸取连翘苷对照品溶液及两份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既定色谱条件进行测定,并记录色谱图(详见附图)。结果见下表8

1 提取方法的选择

提取方法

超声

回流

含量(mg/g)

0.507

0.611

结果表明:回流的含量比超声的高,故提取方法选择回流提取。

2)提取溶剂的选择 取三份本品(批号:20230619),每份约4g,经精密称定后,分别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向各瓶中分别精密加入甲醇、乙醇、50%甲醇及50%乙醇各25ml,并称定重量。经过30分钟的加热回流后,冷却,再次称重,并使用相应试剂补足减失的重量。充分摇匀后过滤,收集续滤液,即得。

分别精密吸取连翘苷对照品溶液及上述4份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照既定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并记录色谱图(详见附图)。结果见下表9

2提取溶剂的选择

提取溶剂

甲醇

50%甲醇

乙醇

50%乙醇

含量(mg/g)

0.610

0.575

0.584

0.518

结果表明,甲醇溶液提取的含量最高,50%甲醇和甲醇提取的含量其次,50%乙醇提取的含量最低,故选择甲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

3)提取时间的选择 精密称定三份本品(批号:20230619),每份约4g,各置具塞锥形瓶中,分别精密加入甲醇25ml,记录重量。三份样品分别加热回流30分钟、60分钟、90分钟后冷却,再次称重,以甲醇补足各自减失的重量,摇匀后滤过,收集续滤液,即得。

分别精密吸取连翘苷对照品溶液及3份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既定色谱条件进行测定,并记录色谱图(详见附图)。结果见下表10

3提取时间的选择

回流时间(分钟)

30

60

90

含量(mg/g)

0.611

0.603

0.611

经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回流提取时间(30分钟、60分钟、90分钟)下的含量差异并不显著。基于成本和时间效率的考量,决定采用30分钟作为回流提取的时间。

2.3方法学验证

(1)专属性 取扶正芪参颗粒(批号:20230619样品及阴性对照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样品溶液及阴性对照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将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以及阴性对照溶液依次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该结果显示出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呈现了相应的色谱峰且无阴性干扰出现,具体可见专属性色谱图。

2线性关系的考察

依据前述色谱条件,精密吸取浓度为0.1019226mg/ml的连翘苷对照品溶液分别为2μl6μl10μl14μl18μl22μl并依次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峰面积测定。以连翘苷对照品的进样量X作为横坐标,峰面积Y作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绘制工作曲线(见图19),最终得出连翘苷的线性方程为:Y=697970.7431X-8088.4143 ,R=1.0000结果见表11,拟合过原点方程为:Y=692976.1586X(图20,随机选择一组数据,分别带入线性回归方程和拟合过原点方程进行验证,当X=1.019226时,线性回归方程Y=703301.5143,拟合过原点方程Y=706299.3182,偏差为0.4%,说明可用一点法测定连翘苷含量。连翘苷在0.20382.2423的范围内,峰面积与对照品的进样量之间展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

4 连翘苷线性关系考察

进样量(μg

峰面积值

0.2038452

131515

0.6115356

422721

1.019226

704482

1.4269164

984479

1.8346068

1273100

2.2422972

1557180

19 连翘苷线性图

20 连翘苷拟合过原点线性图

3)精密度试验 依据上述色谱条件,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重复进样6次,进行测定,并记录色谱图(详见附图)。通过计算得出相对标准偏差,结果显示精密度较高,结果见下表5

5连翘苷精密度实验结果(n=6

试验次数

峰面积

RSD%

1

688976

1.1

2

700396

3

700809

4

683331

5

696468

6

700759

4)稳定性试验 取扶正芪参颗粒(批号:20230619样品,按质量标准草案中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室温下每隔一段时间进样10μl,照上述色谱条件测定,测定峰面积,记录色谱图(见附图),求相对标准偏差,结果表明,该样品在24小时内稳定(RSD=1.1%),结果见下表6

6 连翘苷稳定性试验结果

进样时间(h

峰面积

RSD%

0

678618

1.1

2

683943

4

672959

6

665932

8

667578

10

667325

12

655692

24

650214

5)重复性试验 取扶正芪参颗粒(批号:20230619样品,依据质量标准草案中所述的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了6份供试品溶液。按照上述色谱条件对连翘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见下表7及重复性色谱图,说明有较好的重复性。

7 连翘苷重复性试验结果

试验次数

样品取样量(g

连翘苷(mg/g)

平均值(mg/g)

RSD%

1

4.0001

0.600

0.606

1.0

2

4.0077

0.616

3

4.0025

0.607

4

4.0041

0.605

5

3.9858

0.602

6

4.0043

0.606

6)加样回收试验 精密称取已测定平均含量为0.606mg/g的扶正芪参颗粒(批号:20230619)样品2g,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入精密量取的连翘苷对照品溶液(0.2038452mg/ml8ml,蒸干后,按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进行处理,并依据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连翘苷含量,计算回收率。结果显示具有较好的回收率,具体数据如下表8及准确度色谱图所示。

8连翘苷回收率试验数据(n=6

样品取样量(g

样品中连翘苷含量(mg

加入对照品量(mg)

测得量

mg

回收率(%

平均回收率(%

RSD%

1

1.9688

1.1931

1.6307616

2.79

97.85

97.5

0.6

2

2.0089

1.2174

1.6307616

2.81

97.44

3

1.9638

1.1901

1.6307616

2.77

97.12

4

1.9878

1.2046

1.6307616

2.78

96.83

5

1.9657

1.1912

1.6307616

2.79

98.25

6

1.9587

1.1870

1.6307616

2.78

97.46

7)耐用性

为考察不同品牌色谱柱对含量测定的影响采用了不同品牌的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作为填充剂的色谱柱,对批号为20230619的扶正芪参颗粒中的连翘苷含量进行了测定。所获得的色谱图参见耐用性色谱图,含量测定结果详见表9。分析数据显示,使用不同品牌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充剂的色谱柱在进行含量测定时,结果并未受到品牌差异的影响。

9 不同品牌色谱柱试验结果

色谱柱编号

色谱柱品牌

含量(mg/g

RSD%

1

Diamonsil C18 5μm4.6×250mm

0.614

0.7

2

Agilent C18 5μm4.6×250mm

0.615

3

Welchrom C18 5μm4.6×250mm

0.608

2.4样品测定

6批中试样品,按质量标准草案方法测定其中连翘苷含量(结果见表10)。按下式计算含量:

A×C×50××10-3

含量(mg/袋)= -----------------------

A×M

式中:A——供试品中连翘苷峰面积积分值

A——连翘苷对照品峰面积积分值

C——连翘苷对照品浓度(μg/ml

M——供试品取样量(g)

50—供试品稀释体积(ml

——供试品平均装量

10. 6批样品中连翘苷的含测结果

样品批号

含量(mg/袋)

平均值(mg/袋)

RSD(%)

20230619-1

12.46

12.5

0.1

20230619-2

12.44

20230622-1

12.29

12.4

1.4

20230622-2

12.54

20230625-1

12.35

12.5

1.4

20230625-2

12.60

20240130-1

11.80

11.7

0.9

20240130-2

11.69

20240201-1

11.65

11.7

0.7

20240201-2

11.69

20240203-1

11.75

11.8

0.8

20240203-2

11.84

样品中含量限度规定:本制剂6批中试样品投料连翘均为同一批药材,其连翘苷含量为0.83%,按配制工艺投料生产后,6批成品中连翘苷含量最低值在每袋11.7mg以上,按《中国药典》2020年版“连翘”含量测定项下连翘苷含量不得少于0.15%的规定,理论上可以推算出本制剂中连翘苷含量限度不得少2.1mg/袋,但考虑到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对药品的影响,暂规定本品每袋含连翘以连翘苷(C27H34O11)计,不得少于2.0mg

3.研究结果的可行性分析

“扶正芪参颗粒”组方无“十八反”及“十九畏”的配伍禁忌和毒性药材,处方中所有药材均收载于法定标准。本制剂研制符合《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实施备案管理的公告》中规定的传统中药制剂,可按备案制进行申请。对该制剂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保障制剂生产的质量可控,临床疗效的稳定、可靠。

总结:本文基于薄层鉴别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学验证,通过对制剂处方中黄芪、当归、川芎、浙贝母四味药材及连翘苷含量按质量标准草案进行验证。

薄层鉴别:基于四味药材的专属性和耐用性(温度:低温3℃,高温39℃;湿度:低湿32%,高湿70%)考察,依据质量标准草案制备供试品、对照、阴性对照,通过薄层分析得出四味药材斑点分离良好,阴性无干扰。

高效液相色谱:专属性:通过对连翘苷供试品、对照品、阴性对照比较分析,色谱相应位置出现了相应色谱峰,阴性无干扰。线性:连翘苷在0.2038-2.2423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展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通过测定峰面积,计算相对偏差RSD=1.1%,显示精密度较高。稳定性:该样品在24小时内稳定性良好。重复性:通过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按照上述色谱条件对连翘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RSD=1%,说明有较好的重复性。加样回收:通过计算回收率为97.5%RSD=0.6%,结果较好,耐用性:通过使用不同品牌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填充剂的色谱柱进行连翘苷含量测定,结果不受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对院内制剂扶正芪参颗粒的君、臣药的有效成分或者标示性成分为指标,建立含量测定指标,并对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升了质量标准,保障制剂生产的质量可控,临床疗效稳定。

参考文献

[1]马尔丽.中国医院制剂的历史、现状和发展策略[J].中国药 ,2007,21(9):713-715.

[2]赵志刚,朱珠,孙璐璐等.医院药学6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药学杂 ,2009,44(19):1463-1469.

[3]王慧敏.医院制剂室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20):158-159.

[4]秦安龙,邵建屏.中国医院制剂的特点、现状与发展前景探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8,11(5):328-329.

[5]苏祥熙.医院制剂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1,9(1):50-51.

[6]杨志福,李生轶,高洁,等.我国医疗机构制剂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J].中国药房,2014,25(9):778-780.

[7]陈盛新,晏马成,蒯丽萍,等.我国医院制剂未来走向探讨[J].中国药房,2004,15(11):646-648.

[8]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换发《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05]179.

[9]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S].局令[2005]20.

[10]《中国药学年鉴》编辑部.中国药学年鉴1980-1982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57.

[1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换发《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工作安排的通知.国药管安[2000]275.

[12]沈文娟,张珂良,汪丽,等.对我国医疗机构制剂管理现状的思考[J].中国药事,2012,26(4):321-323.



订阅方式:
①在线订阅(推荐):www.sdchem.net.cn
②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4-109

投稿方式:
①在线投稿(推荐):www.sdchem.net.cn
  作者只需要简单注册获得用户名和密码后,就可随时进行投稿、查稿,全程跟踪稿件的发表过程,使您的论文发表更加方便、快捷、透明、高效。
②邮箱投稿:sdhgtg@163.com sdhg@sdchem.net
  若“在线投稿”不成功,可使用邮箱投稿,投稿邮件主题:第一作者名字/稿件题目。
投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①文前应有中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
  ②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或出生地、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③论文末应附“参考文献”,执行国标GB/T7714-2005标准,“参考文献”序号应与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相符;
  ④注明作者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E-mail、详细的通讯地址、邮编,以便联系并邮寄杂志。
    
联系电话:0531-86399196     传真:0531-86399186
欢迎投稿   答复快捷   发表迅速
                                                                                  山东化工稿件修改细则
传真:0531-86399780  QQ:1462476675  微信号:sdhg-bjb
采编部电话:0531-86399196  Email: sdhg@sdchem.net  sdhgtg@163.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654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