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
轻化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改革方法浅议-01
  

0 引言

20011211,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不但对外技术交流变的更加频繁,同时对专业人才的外语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世界,讲英语的人数约有10 亿人,学英语的也有约10 亿人,达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二。据统计,世界上有85 % 的科技资料是以书籍、期刊、内部技术报告和专利说明书等形式用英语出版的。不论国际学术会议在哪个国家召开, 会议所规定的工作语言一般都是英语,英语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另外,近些年来轻化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外资、合资企业的数量在逐渐很多,他们接触和使用专业英语词汇、英文文献的机会也在日益增多[1]。同时,染整行业的大多数高档仪器、设备和技术工艺大多是从国外进口和引进的,企业的订单很多也来自国外,这就要求行业人士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此外,高校里的老师及相关的科研人员也都通过外文文献来把握科研的前沿信息。因此,不论是对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还是即将继续深造的研究生,具备扎实的专业英语知识,都会为将来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培养轻化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英语知识及英语能力成为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2, 3]

1轻化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

2007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专业英语教学不同于基础英语教学,它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相关专业所需信息,同时使学生的读、听、说、写、译各方面能力均衡发展,能够顺利阅读各种英文专业文献,且能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真正实现“以英语为工具交流信息”的培养目标。

2轻化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专业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

轻化工程专业英语课程多由从事本专业的专业教师来讲授,他们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培训,给学生上课时不能从语言结构的角度上把较难的句子与段落讲解透彻;而公共外语教师则又是另外一种情形,他们虽然有着较强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和语言应用技能,但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因而不能对遇到的专业问题进行拓展分析。由此看来,专业教师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影响了其专业英语教学效果。

2.2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

从理论上讲,专业英语教学和基础英语教学应被同等对待,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非如此。表现在,专业英语往往被当作基础英语教学的延伸和补充,造成了学生普遍地忽视了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之间的区别[4]。学时安排中,轻化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比基础英语课程的学时数少的多,这使得专业英语的教学在时间方面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另外,课时较少的专业英语大多又是选修课,对那些学分已经选够的学生来说,专业英语就会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其次,由于46 级英语等级证书的压力,学生自然在基础英语的学习上会多下功夫。

2.3 专业英语教材不够统一

现在大多高校都是综合型院校,开设的专业课门类繁多,专业英语教材不可能像基础英语那样有较完整的通用教材。再者,目前专业英语的教材版本不够丰富,样式不够齐全,有的过于简单,有的不够完整、不够全面,有的专业性太强,其难易程度不一定适合学生现有的水平。对教师来说,没有合适的教材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学生们则期望拥有质量高、内容新的教材,如果要求学校老师自编教材,鉴于轻化工程专业的开设历史尚短,优秀专业英语教师匮乏,难免给教材的编写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2.4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较单一

现今,不少高校的专业英语依旧采取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大多采取“词汇+语法+翻译” 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经调查发现:阅读与翻译结合、纯翻译的教学方法占40%以上,阅读为主兼有听说的占30%左右,说明当前专业英语教学依然采用的是阅读和翻译为主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模式基本上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里,学生完全是被动接受,他们思考的空间少,反馈的信息几乎为零,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极为低下。所以,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很难将专业英语作为进一步探索专业知识的工具,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3轻化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3.1 教学内容的调整与选择

首先,轻化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应选用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或文献,它们应具备内容与课程有较好的关联性,广泛涉及本专业的专业词汇等特点,这样的教材既能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和了解语言特点,又能提高其专业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其次,专业英语老师可介绍一些翻译和写作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并配合一定的听、说、读、写、译专项训练,比如在阅读技巧训练中,教给学生如何略读和跳读;写作技巧训练中,针对专业特点及未来应用需要,可辅导学生练习写个人简历、商务书信等。同时,给学生介绍本专业相关的常见外文杂志和全文数据库,同教授学生文献搜索的途径与方法,帮助他们把握本专业的最新研究动态。

3.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仅仅对文章讲解和翻译的教学法,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以去适应当代大学教育要求。教师应针对英语水平不等的教学对象,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和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5]。教师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做好预习,每次都带着问题上课;课堂讲解时,教师可采取讲练结合、情景教学的方法;当学生在理解和翻译中有错误或者不妥时,先让学生自己摸索着去解决,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课中抽出一部分时间组织学生用英语讨论,在课堂上用设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积极参与 [6]。这样以来,教师就能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强弱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能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的自学能力 [7-9]。另外,教师应不定期地对所学内容进行阶段性回顾,让学生逐渐养成自我提问、自我解答、自我总结的好习惯。

教学手段的丰富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应积极引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编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合地开展多媒体教学[10]。通过播放原版的专业影音、国内外名校的相关专业的讲课视频,并对重点、难点词句加以讲解,让学生尝试着用英语交流、或用英语对观看过的内容进行总结或复述,这些手段的引入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3.3 专业英语教师队伍素质的培养

专业英语教师的素质决定专业英语课的质量。高等院校的专业英语课一般由英语较好的专业教师担任,他们虽有专业方面的优势,但听说能力还极度欠缺,大多是阅读能力相对较强,在写作方面相当薄弱,有的专业英语老师发音不准,甚至常常犯语法错误。另外,专业英语老师由于没有经过专门的语言教学培训,缺乏英语教学经验,不能较好地组织教学,导致专业英语的课程教学质量降低[11]。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选派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专业课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进修英语,以弥补他们自身英语基础方面的不足[12, 13]。其次,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情况下,可采取安排专业课教师到基础英语课堂上听课,或是让其参加基础英语的公开观摩课等措施,引导教师业务学习与交流;也可以请英语专业老师对专业英语教学的老师进行辅导和培训。所以,专业英语老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但要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及科研能力,还要努力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外语表达能力。

总结

目前,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加强专业英语教师队伍素质的培养,选取合适的教教材,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探索能高效优质地培养出双语人才的教育模式,就能够大大提高专业英语课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既有专业能力又掌握语言交际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谈玲华,杭祖圣,寇波,韩冰. 高分子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广东化工,2009369):210-211

[2] 袁筱凤.浅谈化学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改革[J]. 化工高等教育,2005(3)68-71.

[3] 黎珊,陶永新,秦勇. 轻化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与探讨[J]. 广东化工,20103712):155-156.

[4] 王晋刚, 唐雪娇. 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的体会[A]. 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7), 2010.

[5] 李新,崔学深,盛慧慧. 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26(07), 51-54.

[6] 刘海燕, 宋艳平. 工科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方法探讨[J]. 科教纵横,2008(07), 149.

[7] 栾国颜.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教学探讨与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07(1)64-66

[8] 黄晓东, 于芳. 工科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22)320-323]

[9] 李月生,夏祥翔.论化学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200734(10)119-123.

[10] 邢铁玲. 关于《染整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2(S3), 89-90.

[11] 邱竹.提高化学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 (04), 124-126.

[12] 陈彩虹.专业英语教学刍议.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J]. 2006(12), 187-189.

[13] 扈畅. 关于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7(01), 75-77.



订阅方式:
①在线订阅(推荐):www.sdchem.net.cn
②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4-109

投稿方式:
①在线投稿(推荐):www.sdchem.net.cn
  作者只需要简单注册获得用户名和密码后,就可随时进行投稿、查稿,全程跟踪稿件的发表过程,使您的论文发表更加方便、快捷、透明、高效。
②邮箱投稿:sdhgtg@163.com sdhg@sdchem.net
  若“在线投稿”不成功,可使用邮箱投稿,投稿邮件主题:第一作者名字/稿件题目。
投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①文前应有中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
  ②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或出生地、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③论文末应附“参考文献”,执行国标GB/T7714-2005标准,“参考文献”序号应与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相符;
  ④注明作者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E-mail、详细的通讯地址、邮编,以便联系并邮寄杂志。
    
联系电话:0531-86399196     传真:0531-86399186
欢迎投稿   答复快捷   发表迅速
                                                                                  山东化工稿件修改细则
传真:0531-86399780  QQ:1462476675  微信号:sdhg-bjb
采编部电话:0531-86399196  Email: sdhg@sdchem.net  sdhgtg@163.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654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