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田红1,索陇宁,于娇娇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学工程系,甘肃 兰州730060

摘要:本文以高职有机化学教学中重氮盐的偶联反应例,从设计任务、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自主协作完成任务和交流评价五个环节介绍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任务驱动;有机化学;教学模式

Task Based Learn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in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Tian Hong, Suo Longning, Yu Jiaojiao

{Department of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Lanzhou Petrochemical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Lanzhou Gansu 730060,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aking "coupling reaction of the diazonium salt" as an example of 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from five steps of design task, put forward the task, analysis task, independently complete the task and communication task introduced the the application of Task Based Learning in the 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 forward the problem in task based learning mod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Key words: Task based learning; 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mode

《有机化学》是化学化工类、生物类、医药类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及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目前,在高职有机化学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课程反应式多,反应条件多,影响因素多,理论性强,反应机理抽象,难记忆,学生学习兴趣低;其次,对有机化学在所学专业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无法把有机化学知识与所学专业相结合,学习缺乏动力。[1]因此,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有机化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任务驱动教学法如何应用于高职有机化学教学作了一些探讨。

1 任务驱动教学法简介

任务驱动式教学(TBL, Task Based Learning)是一种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教学方法,具有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2]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求知欲,富有趣味性的情景为基础,根据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与其密切结合的教学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高职院校的有机化学教学中,精选典型的教学任务的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有层次性、针对性的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以情景教学、问题探究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首先,任课教师要根据当前教学主题设计情境并提出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针对所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对任务进行分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去探索并完成任务。为了提高有机化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应独立或协作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在旁引导督促,多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实现在学中做做中学,最终达到掌握知识与形成技能的目的。

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以高职有机化学教学中重氮盐的偶联反应为例从“设计任务、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自主协作完成任务和交流评价”五个环节进行教学实施。

2.1设计任务

任务驱动法运用于高职有机化学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任务及其情景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确定一个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任务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可以从更深的角度来挖掘有机化学中的理论知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对于那些枯燥、乏味的物质结构及其化学性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相关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发现探究。比如:在讲解重氮盐的偶联反应这一化学性质时,首先提出任务,什么是偶联反应,如何利用偶联反应来合成苏丹红一号苏丹红一号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都有哪些作用和危害。通过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思考,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不断拓宽化学知识的领域,最终使得学生能够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

2.2提出任务

在任务设计完成之后,教师应从当前学习主题和学生自身出发,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以一个体验者的身份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亲自体验学习的过程和获得知识的乐趣。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应尽量直观化和形象化,直观生动的任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发散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让学生能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并学习新的知识。比如: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几个教学情境:扬子晚报严禁使用含有苏丹红一号的辣椒红色素;新华社报道“麦当劳称:其产品和原材料在例查中均为发现苏丹红一号”;中国青年网:染色橙为极个别现象,赣州未出现苏丹红染色橙;焦点访谈:追查苏丹红 通过创设真实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求知欲。然后给出苏丹红一号的结构式,引出学习主题:重氮盐的偶联反应。

2.3分析任务

给出任务之后,教师通过启发和帮助,使学生对该任务进行分析,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新知识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对任务的指导或组织是任务分析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比如:芳香族的偶氮化合物具有各种鲜艳的颜色,一般用于合成偶氮染料,油漆和颜料等,而偶氮化合物可通过重氮盐的偶联反应得到。教师通过分析一种已知偶氮化合物合成过程,引出学生自己去分析并且合成苏丹红一号

2.4自主协作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培养学生利用探究式学习方法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强调学生要亲自参与并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全过程。首先,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一个小组根据已知偶氮化合物的合成原理,自主协作设计苏丹红一号的合成路线。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旁边指导,并且针对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2.5交流评价

在合成路线设计完成之后,请每一组选一个队员对自己的合成路线进行汇报,其余小组进行评价。同时,教师要对每一组的设计路线进行总结,并且得出重氮盐偶联反应的相关理论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动机。

3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3.1教学内容的选择

《有机化学》是一门与实际生产过程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确定一个合适的教学内容,能适当引入部分实际生产原理或者社会热点问题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合适的教学内容,可以从更深的角度来挖掘有机化学中的理论知识。[3]

3.2教学任务的设计

在高职化学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教学任务的时候,首先,要遵从学生的认知结构,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来进行。其次,教师在有机化学教学时应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分难度,有针对性的进行任务设计,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3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

课程考核与教学模式紧密结合,《有机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施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采用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法,不仅要考核学生对与专业知识和理论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而且要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问题解决的能力。在高职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建议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比如,通过课堂上完成任务的过程及表现,可以了解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做实验,可以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写论文,可以了解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知识的认识,了解其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可以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索陇宁,尚秀丽,周萃文,.高职石油化工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创新[J].广州化工,2013,41(9):260-261.

[2] 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 刘敏丽.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2:82-83.



[1] 作者简介:田红(1983-),女,甘肃白银,助教,主要从事有机化学教育及有机合成研究。



订阅方式:
①在线订阅(推荐):www.sdchem.net.cn
②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4-109

投稿方式:
①在线投稿(推荐):www.sdchem.net.cn
  作者只需要简单注册获得用户名和密码后,就可随时进行投稿、查稿,全程跟踪稿件的发表过程,使您的论文发表更加方便、快捷、透明、高效。
②邮箱投稿:sdhgtg@163.com sdhg@sdchem.net
  若“在线投稿”不成功,可使用邮箱投稿,投稿邮件主题:第一作者名字/稿件题目。
投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①文前应有中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
  ②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或出生地、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③论文末应附“参考文献”,执行国标GB/T7714-2005标准,“参考文献”序号应与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相符;
  ④注明作者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E-mail、详细的通讯地址、邮编,以便联系并邮寄杂志。
    
联系电话:0531-86399196     传真:0531-86399186
欢迎投稿   答复快捷   发表迅速
                                                                                  山东化工稿件修改细则
传真:0531-86399780  QQ:1462476675  微信号:sdhg-bjb
采编部电话:0531-86399196  Email: sdhg@sdchem.net  sdhgtg@163.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654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