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叠氮化钠中的亚硝酸钠对产品含量分析的影响
杨旭1,王灏1,冯维春1*,陈琦2
(1.山东省化工研究院 济南 250014;2.山东艾孚特科技有限公司 济南 250014)
摘要:讨论了叠氮化钠中亚硝酸钠对产品含量分析结果的影响,并通过推导提出了针对高锰酸钾-碘化钾法分析叠氮化钠含量的修正公式。
关键词:叠氮化钠含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O656.3
Effect of sodium nitrite in the analysis of sodium
azide
Yang Xu1,Wang Hao1,Feng Weichun*1,Chen
Qi2
(1.Chemical Technology Academy of Shandong Province,Jinan 250014; 2.Shandong IFT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Jinan 250014)
Abstract: The effect of sodium nitrite in the analysis of sodium azide was discussed,the correct formuler of sodium azide content analysis with KMnO4-KI was proposed by derivation.
Key
words: content analysis of sodium azide
一、简介
叠氮化钠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常用合成方法采用亚硝酸酯与水合肼在氢氧化钠存在下进行反应:
![]()
但在反应过程中,会存在亚硝酸乙酯水解后生成亚硝酸钠的副反应,
![]()
随着叠氮化钠反应母液的套用次数增加,亚硝酸钠在母液中的累积会逐渐增多,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会随产品叠氮化钠一起析出,导致产品中亚硝酸钠的含量逐渐升高。
叠氮化钠的含量通常采用的是国家标准GB
2011-26754《工业叠氮化钠》进行分析,具体方法是:在酸性条件下,试样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再加入碘化钾与过量的高锰酸钾反应,析出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而亚硝酸钠是既具有还原性也具有氧化性的两性物质,会对叠氮化钠的分析结果带来巨大的误差。
实际操作中,采用高锰酸钾法进行叠氮化钠含量的分析,分析结果常与实际不符,结果经常偏下,并且所有分析项结果相加经常不够100%,存在较大问题。
二、讨论
KMnO4-KI法反应过程中可能存在下列三个反应:
假设有以下产品,NaN3产品65g,其中NaN3含量99%,NaNO2含量1%。
理论NaN3消耗KMnO4的量为:
5NaN3 — KMnO4
65*5
158
65
x →x=31.6g
假设1#:如NaNO2氧化性较弱,不发生反应(3),则仅有反应(1)(2)发生,
则实际消耗KMnO4的量为:
5NaN3 — KMnO4
65*5
158
65*99% x →x-=31.284g
5NaNO2 — KMnO4
69*5
158*2
65*1% y →y=0.595g
x+y≈31.88g
则实际分析结果为31.88*100%/31.6=100.88%
由此分析NaNO2为正影响,其存在会使产品分析含量偏高,与实际现象不符。
假设2#:分析过程中先加入硫酸锰和硫酸,之后加入KMnO4,如果NaNO2氧化性足够,则加酸后NaNO2会消耗NaN3。
3NaN3 — NaNO2
65*3
69
x
65*1% →x=1.83695622g
实际消耗KMnO4量为:
5NaN3 — KMnO4
65*5
158
65*99%-1.83695622 y
→y=30.39095667g
实际分析含量=30.39095667*100%/31.6=96.17%
NaNO2为负影响,其存在会使产品分析含量降低,与实际现象相符。
由此可以推断出KMnO4-KI法分析NaN3含量修正公式:
假设共取65gNaN3产品(不是纯的NaN3,而是实际生产中得到的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水份、NaNO2的产品),则理论消耗KMnO4的量为31.6g。
设分析结果为α,NaN3含量为x,水份+氢氧化钠+碳酸钠含量总共为y,NaNO2消耗的NaN3量为z,则NaNO2含量为100%-y-x。
NaNO2消耗的NaN3量为:
3NaN3 — NaNO2
65*3
69
z 5*(100%-y-x)
→z=[3*652*(100%-y-x)]/69
实际消耗KMnO4的量=α*31.6
5NaN3 — KMnO4
65*5
158
65x-z
α*31.6 →x=(69α-195y+195)/264
实例:取不合格叠氮化钠产品,KMnO4-KI法分析含量为97.0%,水份+氢氧化钠+碳酸钠总含量0.2%,离子色谱分析NaNO2含量0.8%左右,其他成分分析全部合格,由此得出叠氮化钠含量实际在99%左右。根据修正公式计算NaN3含量99.07%,叠氮化钠含量,水分含量与所有杂质含量相加总量100.07%,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结果合理。
因此可推得KMnO4-KI法分析NaN3含量修正公式为
三、结论
通过修正公式,能够很好的避免亚硝酸钠对高锰酸钾-碘化钾法分析叠氮化钠含量带来的误差,可以极大的提高分析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贾卫斌,杨旭,纪晓红,等.一种叠氮化钠的水相合成方法:中国,102659088[P].2012-09-12.
[2].国家标准.工业叠氮化钠:中国,GB26754-2011[S].2012-05-01.
[3].贾玉梁,刘种权.叠氮化钠的制备方法:中国,101012055[P].
[4].井征堂.叠氮化钠生产废水治理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02-01.
[5].Tokunaga
Takahito,Hanabusa Takaaki,Mitsui Jun,et al. Compiler:JP, 0912309[P].1997-01-14.
[6].Sasaki
Masanori,Shibafuchi Hiroshi.Compiler:EP,0514143[P].
第一作者简介:
姓名:杨旭。出生年:1982年11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山东省沂水县。职称:工程师。学位:硕士。师从: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郝爱友教授。简历:2005-2008年,山东泉港药业,助理工程师;2008年-2010年,山东艾孚特科技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2010-2012年,山东艾孚特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2012-今,山东省化工研究院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师。研究方向:精细化工合成与化工工程开发。电话:13969111824。电子信箱:113105044@qq.com。
作者信息:
1. 姓名:杨旭。出生日期:1982年11月18日。性别:男。毕业院校: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精细化工合成与化工工程开发。通讯地址:山东省化工研究院10号楼317,邮编250014,电话:13969111824,E-mail:113105044@qq.com。
2. 姓名:王灏。出生日期:1977年12月8日。性别:男。毕业院校:山东大学。学历:大学本科。职称: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精细化工合成与化工工程开发。通讯地址:山东省化工研究院10号楼317,邮编250014,电话:13953103012,E-mail:1131618432@qq.com。
3. 姓名:冯维春。出生日期:1964年10月。性别:男。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二级,泰山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水相有机合成。山东省化工研究院10号楼,邮编250014,电话:13805310952,E-mail:lhgyfeng@vip.sina.com。
4. 姓名:陈琦。出生年月:1971年11月。性别:男。毕业院校:山东大学。学历:大学本科。职称: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精细化工合成与化工工程开发。通讯地址:山东艾孚特科技有限公司,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邮编250014。电话:13953187341,E-mail:chenqi1971@sina.com。
发票报销单位:山东省化工研究院。稿费、期刊收件人姓名:杨旭。详细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邮编:250014
本项目是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基金项目,编号:TS20130918。

订阅方式:
①在线订阅(推荐):www.sdchem.net.cn
②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4-109
投稿方式:
①在线投稿(推荐):www.sdchem.net.cn
作者只需要简单注册获得用户名和密码后,就可随时进行投稿、查稿,全程跟踪稿件的发表过程,使您的论文发表更加方便、快捷、透明、高效。
②邮箱投稿:sdhgtg@163.com sdhg@sdchem.net
若“在线投稿”不成功,可使用邮箱投稿,投稿邮件主题:第一作者名字/稿件题目。
投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①文前应有中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
②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或出生地、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③论文末应附“参考文献”,执行国标GB/T7714-2005标准,“参考文献”序号应与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相符;
④注明作者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E-mail、详细的通讯地址、邮编,以便联系并邮寄杂志。
欢迎投稿 答复快捷 发表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