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得治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袁绍莉 徐宁宁 王娟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徐州)
摘要:目的:通过试验摸索肝得治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建立质量标准草案。方法:处方中的丹参、甘草和五味子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黄芩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构建了丹参、甘草和五味子的鉴别方法;黄芩苷进样量在 0.023 —0.460μg之间与积分值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2E+07x-30012;相关系数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达97.88%,重复性试验RSD%值为0.91%。结论:本方法能对肝得治片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肝得治片;黄芩苷;定性鉴别;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
肝得治片由五味子、黄芩、桑葚、丹参、甘草五味药物组成,具有滋补壮强,扶正固本,益味增食。用于黄疸胁痛,积聚,体质虚弱,倦怠乏力,面色不华,大便不实,舌质淡,脉细弱者之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肿瘤的综合治疗。为了本品内在质量的有效控制,对其主要成分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对处方中的丹参、甘草和五味子进行了鉴别,从而进行定性。
1、试药与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515);紫外检测器(waters2487);Packing Material Lichrospher5-C18(250×4.6mm)色谱柱;2F-I 型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顾村电光仪器厂);FA2004N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B3120U超声仪(汉邦科技);101-1A 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五味子、 丹参、甘草三味药材的对照药材及黄芩苷对照品;甲醇为色谱纯;乙酸乙酯、三氯甲烷等为分析纯,水为重蒸馏水;肝得治片样品及阴性对照品由实训室提供。
2、鉴别
2.1取本品适量,研细,称取2.0g,加水15ml,超声处理20分钟,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2,加乙酸乙酯20ml,振摇提取,水浴将提取液蒸干,向残渣中加入甲醇1ml,溶解后作为供试溶液。称取1.0g丹参对照药材,加入适量的水,煎煮半小时,滤过后加水至15ml,用同样的方法将对照药材制成溶液。采用薄层色谱法,各吸取2μl上述两种溶液,分别点在同一块硅胶G板上,用以三氯甲烷-丙酮-甲酸(25:10:4)展开,取出,晾干,置氨蒸气中熏后,放置10分钟,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顔色的荧光斑点。
1 2 3 4
1、2---供试品
3---丹参对照药材
4---空白对照
2.2称取本品3.0g,加入40ml乙醚后加热回流1小时,过滤,向药渣中加入30ml甲醇进行超声处理半小时,滤过,滤液蒸干,向残渣中加40ml水进行溶解,加入水饱和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3次,每次40ml,将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1g甘草对照药材,同法操作。用薄层色谱法,吸取各3µl上述两种溶液,分别点于同一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组。
1 2 3 4
1---甘草对照药材
2、3---供试品
4---空白对照
2.3取 2.0g本品,加20ml三氯甲烷,进行超声处理半小时,滤过,滤液蒸干,向残渣中加入1ml三氯甲烷,溶解后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1.0g五味子对照药材,同法操作。用薄层色谱法,吸取各3μl上述两种溶液,分别点于同一以CMCNa为黏合剂的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展开干后置254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组。
1 2 3 4
1---五味子对照药材
2、3---供试品
4---阴性对照
3、含量测定
3.1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1)色谱柱的选择:
选择使用C18—ODS反相柱。填充剂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做了柱长200mm与250mm的比较,确定了(4.6×250mm,5μm)的色谱柱分离效果较佳。
(2)流动相的选择: ①甲醇-水-冰醋酸(40:60:1)时,出现拖尾现象。
②甲醇-水-磷酸(47∶53:0.2)时,分离度良好且峰形较好。出峰时间约在11分钟。
③乙腈-0.1%磷酸溶液(22:78)时,分离度较差,但仍有拖尾现象。所以,确定了该比例的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较为适宜。 (3)检测器的选择 釆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80nm (4)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取在60℃中减压干燥4小时的适量黄芩苷对照品,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使成1ml含黄芩苷20μg的对照品溶液。
(5)供试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适量,研细,取0.1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50%甲醇50ml,超声30min,使溶解,冷后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l,加入10ml的量瓶中,摇匀,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3.2方法学考察
3.2.1空白试验
取空白样品和空白溶液,精密吸取黄芩苷对照溶液、样品溶液和空白溶液各5ul,分别进样,结果:黄芩苷峰位在10-12分钟之间,样品溶液有同样位置的吸收峰,而空白溶液则无吸收峰。
3.2.2线性试验 精密称定适量黄芩苷对照品,加入甲醇使成每1ml含20ug的溶液。分别精密吸取1ul、5ul、8ul、10ul、15ul、20ul用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对峰面积与进样量进行直线回归处理。得回归方程y=2E+07x-30012;相关系数r=0.9998。表明黄芩苷进样量在 0.023 —0.460μg之间与积分值呈线性关系。
表1:线性试验
|
进样量(ug) |
0.023 |
0.115 |
0.184 |
0.230 |
0.345 |
0.460 |
|
峰面积 |
545015.5 |
2609495 |
4160636 |
5296790 |
8036801 |
10596042 |
3.2.3系统精密度考察
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溶液(21ug/ml)10μl连续6次进样,测定峰面积,计算RSD值为0.46%,结果见下表2。
表2:系统精密度试验
|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
|
峰面积 |
4866321 |
4803145 |
4827584 |
4855475 |
4836890 |
4830152 | |
|
RSD值(%) |
0.46 | ||||||
3.2.4重复性考察 精密称定称取6份样品,照供试液制备方法进行处理,进行重复性试验,结果如下:
表3:重复性实验结果 批号:20141101
|
序号 样品峰面积 样品含量(mg/片) 平均含量(mg/片) RSD值(%) |
|
1 3909685 18.10 2 3920547 17.93 3 3852819 18.16 18.09 0.91 4 3913868 18.34 5 4002592 17.90 6 3750027 18.15 |
结果表明重复性良好。
3.2.5中间精密度
不同分析人员,分别于五日内在不同仪器上对样品进行含量测定,考察中间精密度。结果见表3。
表3:中间精密度试验测定结果 批号:20141101
|
序号 样品峰面积 样品含量(mg/粒) 平均含量(mg/粒) RSD值(%) |
|
1-1 3958761 17.77 1-2 3988546 2-1 3725484 18.01 2-2 3815785 3-1 3905875 17.90 17.82 1.03 3-2 3862514 4-1 4058794 17.53 4-2 4115789 5-1 3901345 17.87 5-2 3855879 |
结果表明:中间精密度良好,符合规定。
3.2.6回收率试验 釆用加样回收法,精密称定6份已知黄芩苷含量的同批样品,,加入对照品,按供试溶液制备法制备供试溶液,测定后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4:
表4: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 批号:20141101
|
编号 加入量(mg) 测得值(mg) 样本含量(mg) 回收率(%) 平均回收率(%) RSD(%) |
|
1 4.8 8.873 4.152 98.35 2 4.8 8.761 4.127 96.55 3 4.8 9.006 4.370 96.60 97.88 1.06 4 4.8 9.114 4.393 98.35 5 4.8 9.061 4.337 98.41 6 4.8 8.879 4.126 99.01 |
结果表明试验方法的回收率高,符合含量测定要求。
3.2.7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液相色谱仪测定。分别于0、1、3、6、12、24小时后测定一次。结果依次为3835781、3897789、3869874 、3834587、 3889454、 3845788,RSD%为0.71%。表明供试溶液至少在24小时内稳定。
3.2.8样品含量测定 依上述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对十批肝得治片中试样品定量,结 果见下表:
表六:十批中试样品含量测定
|
样品批号 |
试验号 |
峰面积 |
平均峰面积 |
平均含量 (mg/片) |
|
20141101 |
1 |
3814575 |
3828145 |
17.54 |
|
2 |
3841714 | |||
|
20141102 |
1 |
3648794 |
3622335 |
16.93 |
|
2 |
3595876 | |||
|
20141103 |
1 |
3747848 |
3768370 |
18.17 |
|
2 |
3788892 | |||
|
20141104 |
1 |
2924789 |
2960152 |
13.94 |
|
2 |
2995514 | |||
|
20040505 |
1 |
3641145 |
3664871 |
17.15 |
|
2 |
3688597 | |||
|
20141106 |
1 |
3025474 |
2968563 |
13.13 |
|
2 |
2911652 | |||
|
20141107 |
1 |
3515746 |
3605102 |
16.55 |
|
2 |
3694458 | |||
|
20141108 |
1 |
3178915 |
3171837 |
14.28 |
|
2 |
3164758 | |||
|
20141109 |
1 |
3847591 |
3823818 |
18.40 |
|
2 |
3800045 | |||
|
20141110 |
1 |
2514758 |
2493108 |
10.97 |
|
2 |
2471457 |
4、分析与总结
(1)根据相关文献,我们对样品与黄芩苷对照品进行了扫描,在同一波长处均出现了最大吸收值,表明肝得治片样品中被测物质即为黄芩苷。同时空白试验表明,阴性样品在黄芩苷对照品的最大吸收值处无吸收,表明方中其他味药材不干扰黄芩苷的测定。
(2)在高效液相测定黄芩苷过程中发现,黄芩苷样品用甲醇溶解进样峰形不是很理想,改用50%甲醇峰形改善,且超声时间以30分钟为宜。
(3)五味子、丹参、甘草的薄层鉴别,经考察,专属性、重复性、重现性皆良好,可以作为肝得治片的鉴别反应方法采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二册(WS3-B2331-97)
3.刘文尧,刘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喉咽颗粒剂中黄芩苷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1998,18(5):321-323.
4.莫可元,莫志江。RP-HPLC测定龙胆泻肝口服液中黄芩甙含量[J]。中成药,2000,22(11):764。
5.陈定一.分析化学[M].学苑出版社,1995
6.张执侯.有机化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7.肖崇厚,陆蕴如等.中药化学[M].上海科学技校术出版社,1985
8.任仁安,陈瑞华等.中药鉴定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订阅方式:
①在线订阅(推荐):www.sdchem.net.cn
②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4-109
投稿方式:
①在线投稿(推荐):www.sdchem.net.cn
作者只需要简单注册获得用户名和密码后,就可随时进行投稿、查稿,全程跟踪稿件的发表过程,使您的论文发表更加方便、快捷、透明、高效。
②邮箱投稿:sdhgtg@163.com sdhg@sdchem.net
若“在线投稿”不成功,可使用邮箱投稿,投稿邮件主题:第一作者名字/稿件题目。
投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①文前应有中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
②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或出生地、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③论文末应附“参考文献”,执行国标GB/T7714-2005标准,“参考文献”序号应与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相符;
④注明作者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E-mail、详细的通讯地址、邮编,以便联系并邮寄杂志。
欢迎投稿 答复快捷 发表迅速
